最早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最早小说 >  一品富贵 >   第249章 比较

就有一门不好,街上除了店铺外,许多人家多是老人孩子在家里面,大人一起到河洲做活计去。赵匡胤想到那一年,于是闯入一家,问一个老太婆:“媪媪,你家一月吃几回肉?”

“陛下,能吃上十几回。”

“这么多啊。”赵匡胤蒙了,吃几回肉能理解,吃十几回肉就不能理解了,况且盖了新房子,手头必然紧张一段时间,他非是贵族出身,也做过一段平民,懂的。

“有时是自己买的,还有是顺店余料发放的。”老太婆哆嗦地说。心里想,难道皇上不喜欢俺吃肉?

提到顺店,赵匡胤记忆犹新,缄默不语,然后四处张看,家俱的什么还是很朴素,不过即便盖了新房屋,也不算太寒酸。赵匡胤又想到了桥,从河洲到河中,一连串的桥,大桥小桥,这个桥也未必全部流入国家,也有一部分流入到两河百姓口袋里。于是走出来看着河北,同样有许多新房屋,几乎看不到什么茅草棚。

变化之大,难以想像。

于是又轻踱到宋九家,宋九在书院等他,家中是潘怜儿,快到临产的时候,不能出门,否则也要跟到书院。潘怜儿要施礼,赵匡胤将她虚扶道:“你不用礼仪多了,朕只是听闻你家搬了新家,过来看一看,别伤着肚子里的孩子。”

“谢陛下。”

赵匡胤进了宋家,这一回有了正规的门房,总算象一个官员宅子,里面正中一排建筑也拆了,从大槐树看,整个宅子位置也移了一点。面积相仿佛。对于这个赵匡胤从来就没有怀疑,宋九说不增面积,他就不会增面积,尽管百姓不会反对。还有客厅,一个个小跨院,少了以前那种整齐,却多了一份雅趣。包括屋中的装饰,赵匡胤呷着茶,仔细地看着屋中装饰与器皿。

这一条很重要。

观微知著。

屋中没有学子,以后也是正规的官邸,布置得十分华丽,并且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俗气,不象有些人家金壁辉煌,赵匡胤徐徐说道:“现在变好了,有那么一点贵气儿。”

“陛下……”

“潘娘子,你勿用担心,朕看着很满意。”赵匡胤道。若真的宋九家寒酸过人,他又会猜疑,一年赚这么多钱,全部用在国家与百姓身上,有这样的好人吗?甚至就会往王莽身上想。

宋九不会是王莽,也不会这样做。他看的就是如何奢侈法,以前他偶尔还让太监算一算宋九一年赚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最后索性不算了,谁能算得出来。只知道他一年赚了那么多钱,可钱一直不够花。只要在中间漏上一笔,足以让宋九家变成龙宫。

但那样他又不大喜,那样与赵普有何区别,并且宋九与赵普性质完全不同,既然是第二个奢侈的赵普,那就乖乖地做一辈子教书先生吧。看了,不恶。

又问道:“潘娘子,你多久临产?”

“大夫说就在这个月内,臣妾吓得连路也不敢走。”

“努力,若是生一个男婴,朕赐他一个开国子爵。”

“谢陛下。”潘怜儿大喜,有好多衙内看似一天到晚神乎其神,至今还没有赐任何官爵呢。不过她心中在犯难,万一是女儿怎么办。

赵普与一些大臣嘴动了动,未说。别的不提,就说书院,宋九明处暗处补贴了八万多缗钱,这是他们知道的,不知道的也许还要多一点。但这件事宋九一直未说,甚至许多中低层官员皆不知道,只知道河洲捐了一笔钱,然后朝廷拿出钱盖了书院。实际朝廷只出了五万缗钱。要么支持了许多无偿的人力。仅凭这一条,赐一个子爵也足矣。

赵匡胤站了起来。

他又抬头看了看南方,人皆说宋九娶了潘美女儿略有些高攀,实际非是,说不定潘美一老,潘家就沾了宋九的光。这个潘美,运气好啊。

这才走到书院。

四百多个学子,毕业时只走出二十几个学子,有的是他们家长让他们离开的,还有十几人为朝廷征用。其他的一个未放,全部进了书院。不要说私人,就是朝廷各部司都望眼欲穿。

同时招收了三十几名中一学子,似乎考的人达到一千多人,只录了这三十几人。然后是初学,同样严格,二到五年级十六个班,能容纳八百人,实际只招了四百人,不是人数不够,是成绩不足。要么就是一年级满掉了。

宋九用那个善户又诱骗了十四万缗钱帛,加上潘家兄弟捐助的,以及其他捐助的,一共达到二十三万缗钱,一起冲入今年下半年河洲契股,用分红养活书院。这是赵匡胤听说的,其他的还有,但非是他所关心。

一共九百余人,整齐地站在操场上。赵匡胤说了几句话,于是山呼万岁。

别看这小小的举动,那是天子门生,以后出去凭借这一条,等于就是一个很好的履历。

学子心潮澎湃地回教室,有的学子长那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赵匡胤。不知道他们晚上激动得能不能睡得着。赵匡胤又看着诸先生,除了梁周翰、朱昂外,又用了宋白与张去华二人为副山长,班于宋九之后,同时还有张燕二人,七个副山长,用以消除宋九烙印。同时还有三十几名儒生,包括朱三。不过朱三在里面资历最浅。

余下的先生更是五花八门,有老农,有工匠,有大夫,还有一个琴师,两个画匠,还有客串的管事,一些老吏,以及其他各色人等,最后就是武将,他们也多是客串的,甚至包括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冯继业。未设什么先生山长,高兴来就来,不高兴来也不强求。设不起来,谁能管住他们?

对此,发生了一些小小的争辨,宋九只是简单地反驳了几句,书院培养的是书吏,国家辅助性人才,例如老农,连粮桑渔牧都不懂,如何协助长吏治理农业。再如各管事,连商业运行模式,盈亏是否都不懂,如何合理的征商税。

赵匡胤都听了出来,书院用意是培养实用性人才,国家需要这些实用性人才,当然也需要儒士,用儒家学说能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各有所需,为何要反对之。因此不置与否。

说道:“几位山长,带朕到处走一走。”

得参观一下,先看试验室,赵匡胤将它看得很重要,做得不错,一个是普通学子试验区,一个是特殊试验区,也就是需要保密的试验。宋九那个验室多是搬到这一试验区。它的经费也是独立开来的,由国家与宋九共同支付,与书院无关。又看了食堂,图书馆,以及先生宿舍,与学生宿舍,皆很整齐,窗口明亮,上下四张床,两张桌子,四把椅子,另外还有衣橱等设施。

赵匡胤再与太学比较,然后心中觉得瑟瑟发苦。太学太寒酸了。

这时吕馀庆忽然说道:“陛下,培养一个学子得好多钱帛。”

喜欢一品富贵请大家收藏:(www.zuizaoxs.com)一品富贵最早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早小说推荐阅读: 权力巅峰回到明朝当王爷大唐:我挑明了,我是长乐公主带着仓库回到明末超级兵王叶谦大秦从拥兵自重开始科学家闯汉末抗战之红警无敌抗战:杀敌爆奖励谍海王牌特种兵之铁血战神战国大召唤亮剑之重霄王承柱雏鹰的荣耀进击的大唐驸马爷大唐:绝不回宫!我太上皇死也死在这里!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朕真没想败国啊弘治大帝步步生莲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蜀汉的复兴遨游春秋重生于康熙末年大唐:开局十万大汉铁骑都督请留步帝王序列间谍的战争重生明末从航海开始一九三七——西北望射天狼抗战:少年大军阀抗日之兵王纵横大明公侯三国:开局投资了武悼天王晋颜血三国之西凉兵王大唐:我不是遗孤大明:横扫世界的工业帝国大明舰队大唐:开局忽悠李世民下副本屠龙三国之袁家庶子我在三国戏诸侯鹰掠九天名门嫡子民国之小兵传奇延明纪略裂明人在大唐本想低调随身超市混三国抗日三部曲之杀猪匠
最早小说搜藏榜: 抗战:杀敌爆奖励抗战:从八佰开始崛起抗战之超级山寨工厂大唐:当年抱错孩子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大唐农王大唐:我挑明了,我是长乐公主大唐:少年雄主抗战:从战俘营开始签到抗战: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特种兵:神级选择三国:杀敌爆奖励!大明风华:我是朱瞻基大隋之大暴君杨广抗日之十岁军长从西伯利亚开始建立帝国大唐:咸鱼赘婿三国之超级农场主三国:开局十万虎贲军抗战:少年大军阀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神豪军阀周卫国晚唐浮生神级抗战:我有超级大礼包三国:基因提取绝命军医:开局中医满级抗战:我能复制一切装备抗战:无限宝箱回到明末玩淘宝超级抗战:收尸就变强陇右小卒我,楚云飞反了!抗战之远东之虎蜀汉之庄稼汉水浒:现在开始,梁山我说了算!亮剑之军工系统蝉动回到明朝当王爷皇明皇太孙大唐:开局融合霸王项羽明末:无限暴兵抗战特工的神级选择大明征服者抗战:我有无限大礼包明末巨盗大唐:开局绑架长乐公主军工科技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世子的崛起大唐:开局揭皇榜,身份被长孙皇后曝光了
最早小说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红色莫斯科隋末之群英逐鹿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铁血骠骑抗日之横扫天下伊拉克风云盗宋大宋极品国师超级大独裁者奉天承运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家园吕氏皇朝大周权相杀手特种兵边戎血帅开国功贼极品皇帝明末资本家猎日神刀抗日之兵王纵横江山如此多骄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三国之天下霸业大唐全才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极品邪帝宋起波斯湾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刺刀1937大隋帝国风云裂明第五部队穿越之纵横大唐明统天下巨浪大凤雏特种兵王三国之我的老婆是武圣晁氏水浒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宋风乌合之众闯王李自成新传明帝1627大唐魔法师万历十八年